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房间的书桌上总有一台收音机伴我成长,见证我的喜怒哀乐。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都感到透不过气,每天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喜马拉雅作为中国移动音频行业的佼佼者从诞生之日起就打着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的口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去了乐趣,满足了人们碎片化时间娱乐的需求。
但在今天以内容为主导的市场上,竞争愈发激烈,对此喜马拉雅还要面临很多挑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喜马拉雅进行深度分析,作为产品新人的笔者有些分析可能略不成熟,欢迎大家指教。
(文章较长,请保持耐心)
产品架构
笔者将喜马拉雅拆解为六个主要模块:音频,社区,直播,社交,个人,商业化。其中,音频是喜马拉雅的主业务。基于音频,产品衍生出与其相关的声音直播、声音社区、声音社交板块。另有用于账户综合管理的个人版块以及负责流量变现的商业化模块板块。
喜马拉雅最开始以音频打开市场,后来随着用户数量的积累,为提升平台内容质量和拓宽平台布局,开始加入“知识付费”业务和“直播”等泛娱乐战场,在“发现”模块中汇集了“全名朗诵”,“K歌房”,“趣配音”等新玩法。
伴随着智能硬件市场的兴起,业务的不断增加,如今喜马拉雅的产品定位是为每一个向世界渴望表达自我的人提供保护内容产权的UGC+PGC分享和交流渠道的音频娱乐分享平台。
从目前的整个移动音频市场来看,喜马拉雅一家独大,几乎占据着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但市面上主流的几款音频相关APP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从产品定位来说,蜻蜓FM专注的版权音频和PGC内容,和喜马拉雅的版权音频业务有重合;荔枝强调参与,发展基于声音的互动社区,和喜马拉雅的社区业务也有重合。
从商业化角度上来说,得到主打知识付费,和喜马拉雅的泛知识内容也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三款竞品分别在不同的细分赛道上有各自优势。
以上就是选择蜻蜓FM,荔枝,得到作为喜马拉雅竞品的主要原因。
喜马拉雅和竞品分析
上图是喜马拉雅及其竞品的业务分布,可以看出:
喜马拉雅:
业务广泛,已经通过几年的发展成长为了一个综合型音频分享平台,它通过PGC和UGC的结合把内容做到了最多最全,并且有多档黄金节目,所拥有的用户基数是几款软件中最大的,并且它现在可以通过多维度的生态布局来满足用户的多场景需求。
蜻蜓FM:
同样作为综合类音频聚合平台,和喜马拉雅的业务重合度最高,模式也是PGC和UGC的结合,但以PGC为主,追求优质内容,在版权内容的追逐上和喜马拉雅平起平坐。
蜻蜓FM没有做类似圈子动态一类的社区板块,但将具有社交性质的业务布局在了直播的板块。蜻蜓的积分商城相对于喜马拉雅的福利社规模更大,涉及餐饮、文化、娱乐等线上线下服务。
荔枝:
则主打声音社区,以简单新颖的UGC内容为主,以“人人都是主播”为口号,将音频创作的门槛降的很低,吸引的用户主要为年轻群体,目标用户更为具体,更加准确。
因为UGC内容极为突出,相比之下就更容易刺激用户活跃度和更多新鲜内容的生产。同时荔枝也在探索声音社交,上线语音游戏、语音交友等娱乐形式,强化音频社交促进社区活力。
得到:
与喜马拉雅都注重内容付费,但得到强调以知识付费为核心的:为用户提供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并且有以分享知识内容为主的直播,高质量的资源和高效的服务易在用户心中打下良好的口碑。
得到与喜马拉雅的用户群体不同,喜马拉雅的用户群体面向大众,而得到主要针对那些终身学习,希望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系统高浓度知识的用户。
另外,喜马拉雅的社区内容和氛围相对于得到,偏向于娱乐化,主要通过社区交流,广告以及内容付费三条渠道获得盈利,而得到的学习社区暂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盈利模式。
以上总结了喜马拉雅及其竞品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发展至今,四个产品各有侧重,喜马拉雅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荔枝主打UGC业务,得道在内容付费的领域不断前进,蜻蜓FM旨在专注PGC业务。
从各个产品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数据来源-易洋千帆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喜马拉雅行业独占率非常高,起步较早,在用户基数上面远超得到,但得到的用户增长率高,其他三款音频类软件用户增长缓慢,启动次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喜马拉雅的启动次数环比下降的最快,达到-10.1%,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知识付费的时代中,人们注重知识的性价比:喜马拉雅用户基数大,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这会导致其用户粘性不高。同时由于很多优秀主播在前期就入驻平台发展,如今占有平台上面大多数的粉丝,这加剧了很多在今天才在喜马拉雅上面做内容的草根创作者的激烈竞争。
就人均数据而言,荔枝在几款产品中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数据是最佳的。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第一,荔枝以UGC声音社区为主要业务,其本身UGC创作活跃度高,内容库庞大,加之内容分发做得比较精细,通过算法智能分发内容给用户,用户更容易听到其感兴趣的内容;其二,荔枝鼓励用户参与到创作中,从行为流程上多了一环,用户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会在产品中停留更多的时间。喜马拉雅从2018年开始也有运营自己的社区板块,但是整体活跃程度和用户接受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上图总结,目前就优势方面而言,喜马拉雅经过7年业务发展,从用户规模、品牌知名度、产品打磨方面都已经较为完善,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有对智能硬件的长远布局。
但是,就创作活力、业务规范性而言,喜马拉雅仍需要考虑后续方案的优化,以突破用户粘度下降及用户天花板等局面。
威胁:
【内容生产】
垂直赛道的对手如得到由于有比较明确的用户策略,在内容的创作活力或质量上会更有优势,而喜马拉雅相较之在内容的生产上缺乏活力,整体质量较低,导致其用户粘性不足。用户原创内容中,有不少作品卷入版权纠纷,主播间竞争激烈,喜马拉雅需要为更多创作者提供友好平台环境,引导优秀原创。
【社区】
社区模块活力不足,有发展空间尚待发掘。
机会:
【商业推广】
平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运营经验和品牌效应,可以考虑开拓内容生产者的宣传市场,同时优化商业化相关内容的观感和呈现形式。
提升用户质量和产品口碑,从而增加其音频内容付费在用户心中的性价比。
【业务整体性】
产品的功能发展很全面,其各个功能的细节和体验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可以考虑基于音频,深化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连结。
PGC消费者:
声音创作者:
UGC用户:
在竞品分析阶段,我认为喜马拉雅在社区、内容创作、业务整体性、商业推广四个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首先社区创作活力和参与度不足,内容创作在存在内容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业务整体性需要提升,避免出现局部短板;利用自身品牌效应挖掘商业推广潜力,同时要注意优化用户接触商业化内容时的体验。
此后笔者综合调查了七麦数据上喜马拉雅近6个月内产品评价,发现用户反馈中提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付费、商业推广、听音频三个方面:
4.1.1 内容付费
4.1.2 商业推广
4.1.3 音频收听
综上所述,笔者将从音频创作、音频消费、内容付费、社区、商业推广这五个使用场景入手进行调研。
考虑到在学习场景下,在校学生和职场人士可能会由于目标、时间安排、身处环境导致使用差异,因此本次调研以在校生和职场人两种类型进行划分。关于这两类群体,在问题设置和后续分析中,笔者会注意是否出现由于群体特性而产生的差异。
4.2.1 基本信息
4.2.2 具体使用场景
4.2.2.1 音频创作
4.2.2.2 音频收听
4.2.2.3 学习
在校生
职场人:
4.2.2.4 娱乐
4.2.3 社区
4.2.4 助眠解压
4.2.5 内容付费
4.2.6 商业推广
职场人:
在校生: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梳理,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
在校生和职场人对于在喜马拉雅上系统性学习的依赖性皆都不强,并未显现出明显差异。
因此笔者将主要从业务角度分析调研结果。
4.4.1 音频消费
喜马拉雅产品本身的音频业务知名度较高,在推广方面已经非常成功,用户对于产品的主要业务较为了解并满意,尤其是有音频创作经验的用户,在使用该软件创作的过程中体验较好。用户对于音频收听的要求较高,其在音频体验方面的主要问题体现在:
4.4.2 社区
社区调研中发现,即使是喜马拉雅重度用户,绝大多数每天使用喜马拉雅的时间也仅在十几分钟到一小时左右,用户粘性不足。喜马拉雅一直对此进行努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它将产品迭代成了拥有庞大规模的音频社区,并希望将人们对产品的注意力从听觉延伸到视觉,从而增加用户对其的依赖性。
喜马拉雅还顺应当下趋势增设了直播业务,但平台中有使用过直播业务的人数并不多,用户对于直播的期待程度也并不高,他们认为目前各类软件中的直播业务都差不多。
在社区内容下,人们对于喜马拉雅的使用也依然大多数仅限于听觉,他们在社区下的活跃度很低,很少发弹幕以及评论,即使他们在听音频的时候玩手机,也不会去使用喜马拉雅,而是使用别的软件。
4.4.3 商业化
喜马拉雅是一个非常大的内容付费平台,其商业盈利的主要途径是会员,知识付费,如何合理地流量变现是产品的关键一环。
但在访谈过程中,所有用户均对其商业化模式存在不满。
其关于用户在喜马拉雅商业化方面体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4.5.4 社交
在社交方面,用户普遍提出如果能在平台上收获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未尝不可,但均对于利用喜马拉雅进行社交的需求并不大,主要原因在于用户群体的差异性较大,同时产品本身并不是一个社交类平台。
4.5.5 总结
笔者认为,喜马拉雅是一个拥有巨大用户基数的平台,为突破喜马拉雅用户天花板,该产品首先要从产品定位本身出发,持续优化并提升用户对于音频消费的用户体验,稳固并提升用户的留存率和增长率。
另外,基于产品目前优势,对社区业务方面持续探索,引导用户将听觉的重心延伸至视觉,提升用户活跃度,从而增长用户粘性。除了做好音频质量这一环,如何激发用户在社区的活跃度,引导用户参与到社区之中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次调研用户需求的分析梳理,后续笔者将基于社区以及音频内容的用户体验进行分析和优化。
需求背景:根据用户调研结果和数据部分分析来看,喜马拉雅虽然是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大社区,但在社区的具体表现上存在用户缺乏活力,社区内容创造力不足及用户之间疲于互动等问题。
所以笔者总结了喜马拉雅用户在社区体验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优化目标:丰富用户参与喜马拉雅社区互动的方式,增加对于“圈子(即喜马拉雅社区的主要具体体现)”的曝光度以及改善推送机制,改善社区用户参与模式,提升社区整体活力,增加用户粘性,改善留存率;以及增加对于关注圈子的整体管理。
优化脑图:
优化建议:
优化界面:
5.1.1 新增“一起听”功能
根据访谈结果,笔者发现用户在喜马拉雅收听音频的用户在进行社区互动时需要和自己兴趣相似,聊得来的人进行沟通,那就需要一个可以将这些人当作一个群体集中到一起的通道,激发用户讨论的欲望。另外目前喜马拉雅用户在进行沟通时的方式主要是评论和弹幕,缺乏可以及时沟通互动的相关功能如聊天和语音讨论等。那就是说需要提供给用户一个积极合适的及时互动通道,满足用户在听音频时沟通的欲望。
5.1.1.1 内容发布入口
在原有喜马拉雅的发布入口基础上增加“一起听”。作为喜马拉雅的用户无论是否关注圈子都可以在发现页面创建一起听,如果在发起时选择某一圈子便可以增加曝光率即上推荐的概率。用户在进入圈子后必须关注所在圈子才能进行内容发布,目的是加强用户在圈子的留存。圈子内的发布入口包含“发帖”和发起“一起听”两种,其中发帖保留了旧“我的听友圈”的相关功能,用户在圈子内发起的一起听会默认归属在所在圈子下。
解决方案如下:
5.1.1.2 一起听房间创建——音频选择
用户在创建一起听房间时,首先要选择音频,音频分为平台的版权音源作品及用户的原创作品
解决方案如下:
用户可以搜索或根据推荐的表单选择自己想一起听的音频内容。
5.1.1.3 一起听房间创建——创建信息
在选择完音频后进行房间信息的设置,包含聊天类型(私密密码设置)、发起时间、房间简介描述,设置完成后即可发起。
解决方案如下:
5.1.1.4 一起听房间分享
房主在创建好房间后可以立即进行分享(包含站外与喜马拉雅站内),用户从喜马拉雅站外收到分享链接后可长按复制进入喜马拉雅的被分享的一起听房间。
解决方案如下:
5.1.1.5消息提示——一起听预约开播&信誉值
在用户创建或预约了“一起听”后,系统会对用户进行提示,提示包含预约开始提醒和信誉值提示(信誉值是为了保证房主准时在预约时间到场,增加的规范系统(后文详细讲述))解决方案如下:
5.1.1.6 一起听的收听&播放&详情&贡献值
中途进入一起听房间的听众可以在播放列表选择收听前面没听到的音频内容,并且随时和目前进度随时一键同步,个人的选择不会影响房主或其他听众当前收听。
房间内用户的收听时常和互动会影响贡献值,贡献值会影响当前房间在推荐页的热门程度。
解决方案如下:
5.1.1.7 一起听房间内聊天&房主管理
作为房主和用户在同一房间内聊天与上麦和听音频的功能是一样的,房主和观众在刚进入时的房间提示显示页面稍有不同。房主的页面会收到观众进入房间的提示。观众可以看到房主对音频进行的操作。解决方案如下:
具体聊天页面以及上麦机制:
点击用户头像出现信息展示以及房主的房间管理页面:
5.1.1.8 平台内一起听入口
在“直播”页面顶部增加正在“一起听”的热门圈子推荐。
在“发现”页面顶部增加热门的“一起听”推荐。(后文笔者将在“发现”详细阐述)
在“听友圈”增加“一起听”板块和热门的一起听房间推荐。(后文“听友圈”详细阐述)
5.1.2 优化“听友圈”
5.1.2.1 发现页面以及推荐机制的优化
将旧版“我的听友圈”的“圈子推荐”、“热门音视频推荐”相关内容移动到发现页面的“推荐”下面,并优化推荐机制。新增“一起听”板块,主要目的为:吸引用户进入圈子、使用圈子、关注圈子。
解决方案如下:
5.1.2.2 听友圈内广场&一起听
旧版听友圈相关内容整合到新版听友圈内的“广场”,另在圈子内增设一起听板块和相关推荐。
解决方案如下:
5.1.2.3 收听音频下的“圈子讨论”
用户可以在收听音频的页面下发现与该音频相关的圈子内发起的一起听动态解决方案如下:
5.1.3 圈子管理
与“一起听”信誉积分制度新增圈子管理,并将圈子管理代替原“我的听友圈”位置,圈子管理主要方便用户对所关注圈子进行批量管理,新增的用户圈子兴趣偏好可以帮助用户在未来推荐到更精准更感兴趣的圈子及其相关内容。
另外还增设了“一起听”的信誉积分制度,目的是为了防止有的房主在预约时间后爽约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此举可以规范房主行为,在每次创建房间预约时间后房主会在消息中心受到来自官方的消息提示,对房主进行提醒。
解决方案如下:
需求背景:为了喜马拉雅平台的长期发展,需要增加用户粘性和确保留存率。根据用户调研结果,笔者发现用户对音频查找和音频收听的体验意见很多。
优化目标:
综合喜马拉雅平台主要业务即音频内容推荐与消费考虑,本次优化将围绕用户使用音频软件的留存闭环即“更有效的找到内容““更放心的选择内容”“更优质收听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改善目前的用户体验以发现目前产品不足之处并满足用户需求,改善平台的用户留存。
优化页面:
有效查找内容/推荐内容在首页的“猜你喜欢“板块增加”兴趣偏好“,让用户选择内容偏好,可以方便平台为其推荐更精准的内容。
解决方案如下:
在“我听”页面增加“猜你喜欢”的推荐板块,使用左右滑动方式增加用户选择内容时候的互动和趣味。解决方案如下:
更放心的选择内容更好地利用在音频收听页面弹出的“购买音频”。更好的利用用户在该场景可能出现的购买欲,横幅可上拉展开,显示专辑购买和会员畅听的相关信息,展示付费性价比。
解决方案如下:
更优质收听内容新增“其他录过的人”:用户在同一段音频下可以看到除了主播以外的人录音过相同内容的人,提供给用户更多选择。
解决方案如下:
新增“回到顶部”按钮,便于用户在浏览完页面信息后回到上方播放页面解决方案如下:
增加“弹幕列表”按钮,方便用户按照时间轴查看弹幕解决方案如下:
合并评论区:
优化前的热门评论与全部评论是分开的,浏览起来时间成本很高也很容易乏味。其中热门评论是显示讨论度最高,互动最多的一些评论,全部评论排序是按照评论时间排序,时间越近的评论排序越靠前。改进后将热门与最新合并到同一评论区。
解决方案如下:
如今音频产品的市场龙争虎斗,先是有蜻蜓FM和企鹅FM手握众多版权资源,再有得到和荔枝异军突起,分别在知识付费和音频社交垂直领域抢占一方天地。
喜马拉雅虽然占据高地,但是移动音频行业环境瞬息万变,加上经过多年发展,业务体系庞大,喜马拉雅需要保持警惕和时刻自我复盘。
另由于其较为泛化的用户原创+版权创作模式,喜马拉雅在内容创作上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自身发展。同时,其孵化出的社区功能亦显得活力不足。喜马拉雅距离构建真正开放、流通的音频社区生态,尚有一段距离。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使用和观察,笔者坚信喜马拉雅用时间经营起来的优势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赶超。凭借着优秀的受众基础、品牌信用背书、运营经验、丰富的内容库,平台一定会不断自我迭代,成为用户一方精神家园。
作者:格伦芬南巫师
来源:格伦芬南巫师